凝结历代茶文化精华,台湾教授为你讲述《茶的味道》
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凝结历代茶文化精华,台湾教授为你讲述《茶的味道》


中国文化优美而博大。茶,传承千百年而不断,涵养了丰富的人文美感。

 


《茶的味道》是「华夏之美」丛书之一,内容从历史与古籍著录出发,展现了茶文化的三个传统:稽古、尊今、启来,为世人呈现一幅简明茶文化图像。

 

何寄澎,「华夏之美」重要推手

 

三十年前,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、幼狮文化公司总编辑何寄澎先生曾广邀各界专家,推动出版「华夏之美」丛书,编纂了一套涵盖《书法》、《绘画》、《诗歌》、《陶瓷》等传统文化的普及读物。

 


何寄澎先生在当时序言上说:


令人迷惑的是,中国文化如此优美而博大,何以长久以来竟日趋衰落而黯然无光?


我们认为,中国文化之所以渐趋黯淡,是因为没有配合着现代人的环境与生活,透过浅明易解的方式,正确而完整地把中国文化的精华传达给广大群众。

 


三十年后,来自大陆的崔正山先生联系上何教授,希望将这套书重新印行,「华夏之美」再次面世。

 

古籍为依,凝结历代茶文化精华

 

《茶的味道》一书以中国古籍文献为本,分茗茶、茶泉、茶器、茶术四章,每章按先秦、汉魏六朝、隋唐五代等历史顺序,引经据典,娓娓道来。

 


秉承何寄澎教授的古文功底,《茶的味道》可以说是一本历代茶书简要集成。

 


中国产茶历史悠久,汉魏六朝时已有文献记载。

 

汉魏六朝茗茶发展史,最重要的史料应是汉代王褒的《僮约》。


《僮约》撰于汉宣帝神爵三年(公元前五九年),是一篇游戏文字,为研究汉代民俗文化的重要文献。其中有「武阳买茶」语,一般学者认为这等同承认汉代四川彭山一带已有茗茶市场;至于茗茶,至少是经过晒干的茶,而不是新鲜的茶叶。

 


茶叶饮用方法与器具,历代不同。宋代斗茶以建盏为上,上至皇帝,下至文人皆有著述。



建盏至少有六个特色:黑泥为上、釉必绀黑、玉毫条达、盏壁口薄底厚、盏底差深、盏底微宽。

 

蔡襄《茶录》云:「茶色白,宜黑盏。建安所造者绀黑,纹如兔毫,其胚微厚,久热难冷,最为要用。出他处者,或薄或色紫,皆不及也。其青白盏,斗试家自不用。」

 

宋徽宗赵佶《大观茶论》云:「盏色贵青黑,玉毫条达者为上,取其焕发茶色也。底必深而微宽。底深则茶宜立而易于取乳,宽则运筅旋彻不得击拂。盏惟热,则茶发立耐久。」

 


全书文献引用清晰,简单易懂,并附有古籍绘图或传世画作解释,内容凝结了历代茶文化的精华,是一本了解传统文化的好书。